全球膜界顶流集结6月上海国际水展,新品新技术“扎堆儿”亮相
导读:立于膜产业发展新的交汇点上,6月4-6日由上海荷瑞展览服务(集团)有限公司主办的第十七届上海国际水展,将集结全球膜界半壁江山,以“膜企业最多”、“膜产品最全”、“膜技术最新”的行业大展之姿盛大亮相于上海丨国家会展中心(虹桥)。
如果说,南水北调重新定位了水资源的“空间坐标”,那么中水回用就是逆转了“时间坐标”,膜技术所带来的纳米级净化指标颠覆了“废水难收”的定律,重新定义了资源回收的“游戏规则”。
解构膜法新“方程式”,是技术创新无限拓宽了“孔径”中的应用边界,而水处理领域需求的爆发式增长也直接推高了膜产业的市场规模。
据有关机构预测,2025年我国膜产业市场规模或将达到5000亿。
以纳米级的孔径之道,重新定位水资源“坐标”
5月14日,水利部部长主持召开推进南水北调后续工程高质量发展工作领导小组会议,强调要从守护生命线的政治高度,切实维护南水北调工程安全、供水安全、水质安全。
南水北调工程,作为一项跨世纪工程,践行着保障我国水安全的战略使命,最终实现对水资源的科学调剂,促进南北方均衡发展、可持续发展。
如果说,南水北调重新定位了水资源的“空间坐标”,形成空间转换效应,那么中水回用就是逆转了“时间坐标”,无中生有。
而这背后最大的技术推手就是膜,从孔径尺寸的物理筛分到表面电荷的化学吸附,通过构筑纳米级传质通道,将分子尺度的相互作用转化为宏观分离效能,于提纯、浓缩、过滤、分离的领域建立新的“游戏规则”,重构了一套于“孔径”中开拓的精度标尺。
——解构膜法新“方程式”
时至今日,膜技术已经发展出了庞大的家族,包括以精度划分的微滤膜(MF)、超滤膜(UF)、纳滤膜(NF)、反渗透膜(RO),按材质划分的有机高分子膜、无机膜、复合膜,以及按形态划分的板式、管式、卷式、中空纤维,按离子选择性划分的阴/阳离子交换膜等等。
膜技术的优势很明显,膜产品的瓶颈也很突出,从其本身出发,运行过程中的堵塞是常规问题,污染也是难以避免的,而频繁得化学清洗则影响通量、使用寿命等各方面性能。
就说抗污染,已经是各大企业争相攻克的“SSS级副本”。
如国内分离膜界的“老前辈”招金膜天,专研LP节能抗污染以及BW增强型、FR抗污染反渗透膜原件三大系列,强攻的研发力爆表。
同样,活跃于各类深度净化处理场景的中化杭州水处理也在刷抗污染的“技能点”,新升级二代抗污染反渗透膜采用高脱盐性能的聚酰胺复合膜材料,增加了拥有专利技术的超亲水抗污染涂层。
另外,海纳环保在“极端环境适用”上猛下功夫,耐酸膜“定制属性”拉满,以10到20的极端环境耐腐蚀性获得了化工、冶金等多领域的青睐。
此外,对小分子有机物污染物截留效率不高,微塑料、全氟化合物之类的新污染物去除局限,部分工艺能耗高,投资运维成本高,规模化应用受限,以及上下游衔接不足,标准体系不完善,智能化渗透率低,高端材料卡脖子,市场对国产品牌认知度低等造就了膜行业的“暗涌”。
技术破题围绕抗污染的膜材料研发,复合膜集成,工艺耦合,低能耗设计升级;应用渗透则逐步进行产业链适配调整,通过资源回收的强化实现膜工艺应用的高附加值提升。
——跨越膜法场景边界
从成本到价值的范式转移,不仅需要着眼于技术创新对增长极的支撑作用,也需要在场景应用边界的不断扩张中寻求增量的新路径。
中项网的最新研究结果显示,水处理膜市场需求结构呈现”传统领域主导、新兴领域高速增长”的双轨并行特征。
传统领域一般包括饮用水、工业废水、市政污水、海水淡化4大板块,新兴领域则以新能源行业为首,部分关联到了电子、半导体等领域。
高阳污水处理厂,采用“预处理+水解酸化+百乐可+BAF+臭氧+UF”工艺,配备了美能UF压力式超滤膜和MSBR RO膜组件,整个处理效果实现达标排放至大清河,并且部分进入了再生水系统。
某光伏企业,采用了赛莱默LX8000Z电去离子膜堆,利用UF构建预处理系统,结合RO+EDI+抛光混床构建脱盐系统,硅去除率最高达到99,钠离子和氯离子去除率都在99以上。
不同领域的膜应用正在进行快速“磨合”,比如在性能上,市政污水处理更注重能耗,化工领域更注重抗污染和抗腐蚀性,光伏和锂电则更追求精度和纯度,这也就是我们说的产业链适配的调整。
据中项网数据,市政污水、化工和电力构成三大核心市场,关联水处理膜市场规模合计占比超过50,与此同时,新能源相关领域,尤其是光伏和锂电以“新人”之姿迸发出了巨大增长潜力。
2024年,上述两大领域的水处理膜市场规模增速分别达到了18和25,预计2025年将超过20和28。
除了领域特征之外,地域特征在沿海和非沿海地区显得较为突出,缘于沿海城市大力发展海水淡化项目,这类项目的核心部件是反渗透膜。
据中项网公开的数据,海水淡化改扩建项目占比超过40。
技术需求层面,陶瓷膜、MBR膜、电子级离型膜、石墨烯纳米层膜等成为市场“新贵”。
在分化的并轨竞争中,实现诸强争霸的价值跃迁
受政策和需求的双重驱动,“膜法”盛行,踩着新质生产力发展的踏板一跃成为深度水处理的“万能公式”。
膜市场迎来了前所未有的盛景,预计中国膜产业今年能达到5000亿,成为国内外膜企业的必争之地。